(全方面已更新(今日/携程)sihu
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sihu》🐞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四个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发展实践,渗透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培育社会文明新风,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实践目标与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和法治文化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互相交叠、互相支持、互相驱动,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出各自活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方略。早在《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强调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才能稳固。自古以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民本观念在我国影响深远。奉行民本的价值理念,必然要求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当然,在古代社会,民众不是政治主体,只能被动接受统治者“发政施仁”“博施济众”,所以民本始终不能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民惟邦本、倾听民意等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有益滋养。
要不折不扣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路线贯彻落实好,这一点是不能动摇、不能变化、不能商量的,需要固化下来,这就要求在政治上高站位,自觉与中央对表,确定方向、看准对齐。,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这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提升治国理政效能的特有政治架构,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实践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指导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治国理政实践的国家治理观。“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治国理政必须以人民为主体,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治国理政必须以实现人民利益为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有更多利益获得感和权利拥有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有机统一。
【編輯:姜熙】
相关新闻
- 马乐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3-03-23 06:30
- 坚定历史自信 2023-03-23 07:21
- 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2023-03-23 06:40
- 矗立天地间的不朽精神丰碑 2023-03-23 07:23
- 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 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2023-03-23 07:17
相关新发布
- 风展红旗如画 2023-03-23 07:09
- 曹新:生态就是生产力 2023-03-23 06:31
- 依靠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23-03-23 06:37
- 培根增绿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2023-03-23 07:27
- 把群众组织起来 2023-03-23 06:49